马龙为什么对阵王皓下风?王皓为什么打不赢张继科?原因竟然是!
超一流如此,你再观察身边的业余乒乓圈,无论是右手对右手,还是右手对左手,反手更“站得住脚”的一方,往往场面把控能力更强,战术选择更加丰富。
这样的观察做不到绝对客观,但至少是一个思考的视角——“反手决定下限”,不无道理。
02
乒乓球运动在发展,指导理念也在不断与时俱进。
从最早的“稳、准、狠、变、转”,到“技术全面,特长突出,无明显漏洞”,再到“反手得势,正手得分”,再到现在的“全台无死角”。
一个整体的变化趋势是,反手的重要性与日俱增,越来越凸显。
但是,尽管如此,在中国乒乓球语境下,无论专业圈还是业余届,一个几乎是共识的真题是:真正决定胜负的还是正手、正手、正手。
甚至可以说一句听起来有些绝对的话——无论是散发着古典气质的龙队,还是新时代的樊振东、王楚钦以及新生代的林诗栋、向鹏,正手实力的差异决定了他们现在的位置。
所以说,“正手决定上限”。
03
聊到这,还能想起很多“佐证”事实。
比如,在中国乒乓球层面,左手选手拿冠军的比例远低于右手选手。
按照人们惯常的理解,物以稀为贵,左手选手理论上占据一定线路的优势,理应比右手选手更胜一筹,为何难以登顶?
同样能在“反手决定下限,正手决定上限”这句话里找答案。
许昕、闫森的正手强不强?
强。
所以,他们能占据主力位置。
为什么总是距离冠军差一口气?
反手实力不济,使然。
近三十年中国乒坛,有没有正面的例子?
有。男子是王涛,女子看王楠。
他俩的反手不仅仅是够用,完全可以像正手一样与对手抗衡,成绩自然差不了。
04
以上是我的观察与思考,您有什么样的观点,欢迎留言,共同讨论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