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費給多少?怎樣給小費?優雅又不失禮貌的小費文化指南(2025 年最新版)

🏛️ 36566666是哪个公司的电话 ⏳ 2025-11-05 16:36:24 👤 admin 👁️ 6435 💎 451
小費給多少?怎樣給小費?優雅又不失禮貌的小費文化指南(2025 年最新版)

1. 美國怎樣給小費?

美國是全世界最常支付小費的國家,也是把「小費文化」發揚光大(惡名昭彰)的國家。

美國的小費行情比其他國家都還要高,主因是服務業的員工薪水通常會低於最低薪資,他們的主要收入是仰賴顧客給的小費。

在美國,小費的行情大概如下:

⎸ 餐廳

⇨ 酒吧:每杯飲品 1- 3 美金。

⇨ 早餐 / 午餐:稅前總金額的 15%。

⇨ 晚餐:稅前總金額的 15%- 18%。

⇨ 飯店或米其林餐廳:稅前總金額的 20% 以上。

⇨ 全桌有 6 人以上,建議支付 18% 以上的小費。

⇨ 外送員:總金額的 10%- 15%。

⇨ 美國人是直來直往的民族,如果你覺得餐點有問題、服務品質真的太差,你可以跟服務生(或餐廳經理)說明你遇到的問題,然後拒絕付小費。

⎸ 飯店

⇨ 行李員:每件行李 1-2 美元。

⇨ 酒店管家:每人 5-15 美元。

⇨ 代客泊車:每次 2-5 美元。

⇨ 客房清潔服務(床頭小費):每天 2- 5 美元,如果房間真的很亂可以給更多。(如果你沒有要求客房清潔服務,就不用多給這個床頭小費。)

⎸ 交通

⇨ 計程車 / Uber:總金額的 15%- 20%。

⎸ 其他服務

⇨ 搬運工:每人約 10- 20 美金,具體金額根據物件大小和距離而定。

⇨ 美容 / 髮型設計:總金額的 15%- 20%。

⇨ 美國在餐廳給小費的方式:當你要求結帳,服務生會把帳單拿給你,你看過之後將信用卡放在帳單本內交給服務生,服務生刷卡之後再拿簽單給你簽名——這時候簽名欄上方就是小費欄位。

⇨ 要非常注意一點:有些不肖餐廳會將 15% 小費直接計算在帳單明細裡面,給你簽名的時候又出現一個空白的「小費欄」,擺明就是賭你粗心又填一次,多賺你一筆。所以拿到帳單後一定要檢查明細內容。

◼ 管理費、餐廳費、愧疚小費:美國的小費文化失控了嗎?

「小費亂象」在美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問題。

例如在洛杉磯,越來越多消費者發現,除了帳單上的服務費之外,還會看到一些讓人摸不著頭緒的收費。

像是「管理費」、「餐廳費」、「員工醫療保險費」,這些額外費用讓很多人困惑,不清楚哪些費用必須付,哪些可以拒付。

而甚至你只是買一杯咖啡,在平板或 POS 機上結帳,也都會要你選擇小費金額。

這時候店員就會默默看著你,加上後面還有排隊的人潮,你很容易被社會壓力強迫著給小費。這種情況又被稱為「情勒小費」(Guilty Tipping)。

在疫情期間,外送平台甚至要求消費者提前支付小費。如果不付,會跳出提示訊息「餐點可能會延遲送達」。

除了給小費的名目跟手法越來越多,小費的百分比也不斷在上升。美國媒體表示,「小費通膨」(Tipflation)正在發生,消費者的小費支出越來越沈重。

約 30 年前小費比例只是 10%,現在 15% 是偏少,20% 是基本,遠遠高於歐洲的 5~10%。

根據 Bankrate 的研究報告指出,35% 的人認為美國的小費文化已經失控。37% 的人認為,餐廳應該提高服務生的工資,而不是讓員工依賴小費。

主要原因是,當服務生不確定這個禮拜可以拿多少錢回家時,會把緊張的心情轉嫁到客人身上,反而影響服務品質。

這是真的。我聽過一些在大學附近的餐廳,服務生除了自我介紹以外,還會跟你講他的生命故事,他有多努力唸書,然後每五分鐘就來問一次「餐點怎麼樣?」,讓人有點難好好吃飯。

總之,「小費亂象」就是美國正在發生的社會問題。

如果你去美國玩遇到好像不合理的小費,可以記得這點:不管你感受到多少社會壓力,心中都要抓好一把尺。

想好一個你認可的標準(通常就是 15%),眼睛放亮點看清楚帳單明細,只有在真的感受到服務優秀品質的時候,才考慮多付一點。

▍2. 加拿大怎樣給小費?

加拿大的小費文化和美國相似,只要涉及「人」提供服務的行業,基本上都需要支付小費。

根據加拿大的聯邦稅法,小費被視為個人收入,因此服務生必須將小費收入申報給加拿大稅務局,並繳納相應的稅款。

⎸餐廳:總金額的 15%- 20%。

⎸住宿

⇨ 行李員:每件行李 2- 5 美元。

⇨ 客房清潔服務:每天 2- 5 美元。

⇨ 飯店警衛:每人 2- 5 美金。

⎸交通

⇨ 導遊或領隊:每天 2- 5 美金。

⇨ 計程車 / Uber:總金額的 10%- 20%。

⇨ 外送員:總金額的 15%- 20%。

⎸其他服務

⇨ 按摩 / 美容 / 美甲 / 美髮:總金額的 15%- 20%。

▍3. 英國怎樣給小費?

英國的小費文化較為隨性,比較像是一種顧客對優良服務的感謝,而非美國、加拿大那樣強製性的需求。因此通常只有在服務特別傑出時,或者特定場合才會給小費。

⎸ 餐廳

⇨ 如果帳單已經有服務費就不用給小費。如果帳單裡沒有,可以給總金額的 10%- 12.5%。如果覺得服務很好,可以給到 15%。

⇨ 快餐店和咖啡店通常不需要給小費。有些店家會在櫃檯放置小費筒(tip jar),可自行決定是否投幣。

⇨ 在酒吧或夜店,如果服務生幫你送餐或遞酒水,建議支付 10% 的小費。自己到吧台拿酒則不用小費。給小費時可以對服務生說「have one for yourself」,請他喝一杯的意思。

⎸住宿

⇨ 行李員:每件行李 1- 2 歐元。

⇨ 客房清潔服務:每天 1- 2 歐元。

⎸交通

⇨ 導遊或領隊:每天每人 5- 10 歐元。

⇨ 計程車 / Uber:非強制性要求。如果司機開比較長途或者有幫忙搬行李,可以説「keep the change」不找零,或者給大約車資 10% 就足夠。

⎸美髮

⇨ 可以給大約 10% 的小費給設計師。

⎸導覽團

⇨ 參加付費導覽團不需要額外給小費,但參加免費導覽團時,建議給約 5-10 英鎊/人的小費。

▍4. 歐洲怎樣給小費?(西歐、東歐)

歐洲的小費文化不同於美國的小費文化,對小費採取彈性的態度。對歐洲人來說,小費是代表消費者對服務業的肯定,而非強制性的要求。

以下是歐洲常見的小費支付金額:

⎸ 餐廳:通常帳單已包含服務費。如果沒有包含,建議額外支付總金額的 10%- 15% 作為小費。

⎸ 住宿

⇨ 行李員:每件行李 1- 2 歐元。

⇨ 客房清潔服務:每天 1- 2 歐元。

⎸交通

⇨ 導遊或領隊:每天 2- 5 歐元。

⇨ 計程車 / Uber:取帳單金額的整數,或總金額的 5%- 10%。

⇨ 外送員:每次 2- 3 歐元。

◻ 義大利小費

義大利的小費被稱為「la mancia」,被視為對優良服務的感謝,而不是義務。

多數餐廳、咖啡館、酒吧的帳單上會包含一筆「coperto」(桌布費),代表入座費,專門支付麵包、餐具、清潔等基本服務。這筆費用通常在 1- 4 歐元,因此你沒有額外給小費,也不會是不禮貌的行為。

這筆「coperto」不是服務生的酬勞,而是直接進入餐廳的收入。如果你對服務生特別滿意,還是可以額外留下零錢做為小費,但不是強制性的要求。

⎸ 餐廳

⇨ 非強制性,但如果滿意服務可以給個 5~10% 小費,或者直接取整數。

⎸ 住宿

⇨ 客房清潔:可以在床頭留下 1-2 歐元(每晚)。

⎸ 交通

⇨ 通常不需要給小費,但可以將車費四捨五入取整數。

⎸ 導覽團

⇨ 如果參加當地導覽團(tour),導遊是少數應該給小費的對象。這類導覽團很多都是免費的步行遊覽解說,如果沒有收取固定的費用,小費就是一定要給的。

⇨ 半天遊:每人 5 歐元。

⇨ 全天遊:每人 10-15 歐元或團費(如果有)的 5-10%。

⎸ 注意事項

⇨ 在義大利的咖啡廳,櫃台上的價格通常是「站著喝」,而不是「坐著喝」。如果想要坐著喝,價格會比較高,建議購買前問清楚價格。

⇨ 在南義拿不勒斯地區,某些咖啡廳你可能會看到「caffè sospeso」(待用咖啡)的罐子。目的是希望消費者提前多付一杯咖啡的費用,留給有需要的人。有些人也會當做小費箱,直接投入買咖啡的找零。

⇨ 給小費時最好使用現金,因為信用卡通常沒有添加小費的選項。

⇨ 小費不用給太多,超過 10% 可能會被視為誇張。

◻ 捷克小費

在捷克,小費並不是強制性的要求,當地居民通常不會付小費。然而,在熱門觀光地區或服務業發達的城市(如布拉格),服務生會期待觀光客給予小費,藉此來肯定他們的工作表現。

⎸布拉格的餐廳 / 酒吧 / 咖啡廳:總金額的 10%。

⎸布拉格以外的地方:取帳單金額的整數。

⎸行李員:每件行李 20 捷克克朗。

⎸按摩 / 美容:總金額的 10%- 15%。

⇨ 床頭小費該給幾克朗?

⇨ 在捷克,小費被稱為「Spropitné 」,這個詞的字面意思是「飲用」,延伸為「給予一筆小費,讓服務生下班後喝一杯啤酒」。不僅增加服務生的額外收入,還讓小費文化成為社交的一部分。

⇨ 歐元和捷克克朗的鈔票顏色很像,千萬不要拿錯。

有一位網友放了 600 克朗在餐廳桌上,結果服務生拿著鈔票追出來,網友以為要被當肥羊宰了,最後才發現誤會服務生,自己不小心放了 600 歐元,差點大失血。(左邊是克朗,右邊是歐元)

相关掠夺

36566666是哪个公司的电话
原神愚人者人愚之任务攻略

原神愚人者人愚之任务攻略

🗓️ 09-11 👁️ 3792
365老玩家入口
SUBTRACT(命令)

SUBTRACT(命令)

🗓️ 10-08 👁️ 92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