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
> 红会动态 > 新闻速递
视力保护色:
一家企业有6位党员捐献造血干细胞

来源: 365体育在线手机版 作者: 丁玉琴 日期:2017-07-19 浏览次数: 字号:[ ]

   7月4日上午,镇江志愿者汪洋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科捐献造血干细胞,挽救了一位同龄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,成为江苏省第581例捐献者。同时,他的捐献刷新了全省企业单位捐献数记录。

送了5位党员捐献,这次轮到自己

      今年37岁的汪洋,2002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位于镇江的国电谏壁电厂,在厂团委任干事,组织企业员工参加无偿献血、学雷锋活动成了常态。2002年10月底,中华骨髓库江苏省分库正式启动,社会各界涌跃参与,镇江市文明办、共青团镇江市委、市红十字会、市卫生局、市志愿者协会等3月学雷锋月举办“点燃生命的希望——镇江青年骨髓捐献志愿者行动”,国电谏壁电厂团委也在员工中大力宣传,2003年谏壁电厂就有101人报名成为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。此后每年3月份,在厂团委宣传下,职工了解后,自愿到报名点报名,至今有近200人成为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。汪洋从团委干事到团委书记,2004年至2016年共送了5位职工捐献造血干细胞。今年3月,自己也接到了市红十字会通知,与一位同龄的白血病人配型成功,参加过多次无偿献血、见过多位同事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他没有犹豫,把捐献看成了一件平常事,按要求抽高分辨血样、捐献前体检,6月确定了捐献日期。

一段段爱心故事,成就“谏电现象”    

  爱心起始于2004年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那一年7月,谏壁电厂锅炉检修分公司工人刘吉明接到初配成功的通知。当时,他对骨髓捐献还一知半解,只记得2003年初响应电厂团委号召,与120名工友参加了骨髓采样。没想到,时隔一年,自己就“中标”了。

  他也紧张,也害怕。但“能救一个的生命,这意义太大了”,怀着这种信念,他坚持到了最后。12月22日,夫妻二人带着6岁的女儿到了北京,住进了医院。

  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了13年,但刘吉明至今还记得一个细节:平安夜,一家三口逛王府井,他特意为受助者买了中国结和贺卡,女儿在贺卡上写了一行字:“祝愿您平平安安——一个和你血脉相连的有缘人……”。

  就这样,刘吉明成了谏壁电厂第一例、镇江市第四例骨髓捐献者。

  2006年,32岁的潘文忠踏上了捐髓之路。出发前,市红十字会专门召开欢送会,并按惯例为潘文忠赠送了1000元慰问金,但他接过慰问金后又随即捐给了受助者。他到医院后,得知受助者特意为他准备了一个豪华套间病房,每天费用480元,潘文忠觉得这是一种“浪费”,坚持调回了普通病房。他说:我们是来为患者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的,不是来享受和增加患者负担的。

  潘文忠的爱心善举曾在当年被广泛宣传,受助者——一个13岁的男孩小翁看到新闻报道后,特意给他写了封感谢信。十年过去了,潘文忠仍然保留着这封信,小翁在信上说“长大了要做潘叔叔一样的人……”。

  2012年4月18日,是蔡遥东42岁的生日。就在这一天,在外地挂职的他,被紧急召回镇江,踏上了捐髓之路,成为谏壁电厂造血干细胞捐献第三人,而这距离他2003年报名采样时已经过去了9个年头,期间由于更换电话,市红十字会最终还是通过刘吉明联系上了他。

  捐助归来后,蔡遥东的“学生+同事”杨立(蔡曾在谏壁电厂子弟学校任教,是杨的数学老师,后学校解散)为其庆功,酒桌上,杨立忽发感慨:我也是2003年参与的骨髓采样,怎么至今没有“中奖”?

  此话说过刚满一个月,命运之神就给他开了一个玩笑。市红十字会来电:他9年前捐出的造血干细胞与一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。9月20日,杨立赴南京捐髓,成为镇江市第30例、谏壁电厂第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,那一天,正好是他30岁生日。

  2014年3月,杨歉参加单位组织的学雷锋活动报名加入了捐献志愿者行列。平常他喜欢爬山、跑步、骑单车,是镇江市自行车运动协会的一员,同时也是一名禁毒志愿者,热衷各种公益活动,多次参加无偿献血。2016年7月27日就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,成为他们几个中最快成功捐献者。

  每一个员工捐献的背后,都离不开企业领导的支持和企业文化的熏陶,营造崇德向善氛围,勇挑社会责任,使每一位职工爱岗敬业的同时有一颗仁爱之心,尽己之力,帮助每个需要的人。

【返回顶部】 【打印本稿】 【关闭本页】
分享到: 搜狐微博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豆瓣网 人人网 百度贴吧 MSN 网易微博 飞信
?
最新信息
阅读排行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